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检测项目 > 其他
荧光物质检测

荧光物质检测

发布时间:2025-05-10 01:26:10

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,在荧光物质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,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,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。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,以客户为中心,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,为客户提供检测、分析、还原等一站式服务,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。

荧光物质检测的重要性与应用领域

荧光物质是一类在特定波长光照下可发出可见荧光的化合物,广泛应用于纺织、造纸、化妆品、食品包装、医疗器材等行业。然而,部分荧光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或环境安全造成潜在风险。例如,纺织品中的荧光增白剂可能引发皮肤过敏,食品包装材料中非法添加的荧光剂可能迁移至食物中。因此,荧光物质检测成为产品质量控制、安全评估及合规认证的重要环节。科学的检测手段可有效识别物质类别、定量分析含量,并为生产企业、监管机构提供数据支持。

荧光物质检测的核心项目

检测项目根据应用场景可分为以下类别:
1. 纺织品检测:主要检测可迁移荧光增白剂(如联苯胺类、三嗪类化合物)
2.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:分析塑料、纸制品中是否含有禁用荧光物质
3. 化妆品检测:筛查美白类产品是否违规添加荧光剂
4. 工业材料检测:验证荧光标记物质在特殊材料中的分布均匀性
5. 环境监测:检测水体或土壤中可能存在的荧光污染物

主流检测方法与技术原理

1. 紫外灯照射法(定性检测)
使用365nm波长紫外灯直接照射样品,通过肉眼观察是否发出蓝白色荧光。该方法操作简单但仅能提供初步判断,无法定量分析。
2. 分光光度法(定量分析)
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在激发光作用下的发射光谱,通过特征峰位置定性,峰强度定量计算浓度。
3. 高效液相色谱法(HPLC)
配合荧光检测器,分离复杂基质中的荧光成分并精确定量,检出限可达0.1mg/kg。
4. 薄层色谱法(TLC)
通过展开剂分离样品后,在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斑点位置,适用于成分筛查。
5. 荧光显微镜检测
用于检测材料表面荧光物质的分布状态,常见于纺织品纤维分析。

国内外检测标准体系

1. 中国国家标准
- GB/T 27741-2011《纸和纸板 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的测定》
- GB 4806.7-2016《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》
2. 国际标准
- ISO 105-Z11:2000《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荧光增白剂评定》
- EN 648:2006《与食品接触的纸和纸板 荧光增白剂检测》
3. 行业标准
- AATCC Test Method 181-2017(美国纺织化学师协会标准)
- FDA 21 CFR 175.300(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接触材料要求)
检测过程中需根据产品用途选择适用标准,同时关注欧盟REACH法规、中国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等对特定荧光物质的禁用要求。

检测资质
CMA认证

CMA认证

CNAS认证

CNAS认证

合作客户
长安大学
中科院
北京航空航天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第三方检测服务